高通胀催生投资热潮,不少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存在侥幸心理,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安全隐患。
投资的第一要诀是什么?当然是熟悉您的投资模式和投资品种。世界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等都表达了这样的理念,所谓“不熟不做”。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投资模式一无所知就扎进去,那无异于自寻绝路。
高通胀催生投资热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再次印证了高通胀的事实。有专家认为,CPI高位增长或将延续,何时见顶有待观察。
在持续高通胀预期下,投资者都马不停蹄地上演资产“大挪移”。11月11日,央行发表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储蓄锐减7000亿元,创单月存款增加额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显示了居民储蓄正在搬家。
锐减的居民储蓄资金流向了哪里?据了解,除了选择购买黄金等贵金属、大宗商品期货、能源等通胀受益型股票外,有人甚至开始囤积起了米面油。
而在河南,担保投资成了投资选择中不可忽略的一块蛋糕,通过担保公司做担保投资获得收益的队伍也越发庞大。在许多担保公司,一有新的投资项目,投资者排队等着签合同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
一方面是高通胀压力,一方面是投资高收益诱惑,部分投资者夹在两者之间,被投资热潮冲昏了头脑,在投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某担保业内人士透露,甚至有投资者辞去工作,一门心思通过担保公司做投资的。自有资金额度不够大,借钱也要做。正规担保公司的投资项目收益不足以吸引他们,剑走偏锋,选择不规范担保公司的高息项目,资金安全隐患极大。
投资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河南郡范投资担保副总经理董胜利表示:“选择多样的资产配置方式,而不是紧盯着银行储蓄不放,表明老百姓投资观念的日趋开放及多元,这是积极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不少投资者因对投资对象及模式不够了解,所谓‘无知者无畏’,采取激进投资行为,造成了相当大的资金安全隐患。”
以担保投资为例,投资者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偏重收益型;二、偏重安全型。在投资行为中,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融资项目的优劣导致了项目利息的高低,利息高的项目风险相对比较大,利息低的项目风险相对较小。
偏重安全型的投资者考虑到资金安全,宁愿收益少一点,而选择低息项目。偏重收益型的投资者则为了高收益选择高息项目。
而在偏重收益型的投资者中,还可以细分。其中一部分投资者,自有资产丰厚,担保投资只是资产配置的一小部分,他们有承受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能力。
还有一部分偏重收益型的投资者,受高收益的驱动,明知项目风险很大,仍然选择投资,甚至借钱来做投资,一是觉得选择短期的资金拆解,时间短,发生风险的几率较小。二是存在侥幸心理,总想着即便出现风险,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对此,董胜利表示,对于第一种偏重收益型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经验比较丰富,担保投资只是其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选择承受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对他们来说是激进投资的尝试,假设投资出现风险,本金及收益受损,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对于第二种偏重收益型的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发生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担保机构在出资方及借款方中间,充当的仅仅是担保人的角色。然而,行业发展的不成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极个别担保公司钻了空子。
董胜利提醒投资者,投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选择担保公司做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担保公司。在保证本金及收益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