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为养老打算?养老需要花多少钱,你想过吗?
用一种最简单的测算方法,就会让你惊讶。假如你准备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需花2000元,按平均寿命80岁来计算,将需要2000×12×20=48万元养老金。如果你身体健康,生活美满,活到100岁,那么就需要2000×12×40=96万元养老金。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通货膨胀因素、医疗保健费用、出外旅游费用等。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有社会养老保险,不会老无所依。”而实际上,经过专家测算,“保而不包”的社会养老保险尽管每年标准都在提高,但也只能维持原收入水平的30%。如果你想要有一个美满的晚年,那么理财师会告诉你,多数人不可能成为富翁,养老规划越早越好,奔三的人就一定要考虑养老了。
一半人称55岁再考虑养老
近期,渣打银行与复旦大学公布《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称大部分中产阶级意识到了养老的经济压力,37岁准备养老。
最近一周,就养老规划问题,本报记者随机调查了30名读者,他们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
受访人对退休后的生活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希望生活安定、老有所养,甚至可以出去旅游、周游世界。传统的“养儿防老”在受访人中得不到认可,受访人认为,独生子女增多,老人和孩子的比例可能会达到4:1,养儿防老不现实。而以房养老也得不到认可,因为房价逐步攀升,买房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
你认为何时着手为养老做准备比较合适?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受访者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约一半的人选择“22岁以下”准备养老金,而另一半的人则选择“55岁以上”再开始准备养老金。
选择何种方式准备养老金?选择最多的是储蓄,约占3成,其次参加社会保险、购买商业保险。多数人认为,老了之后,经济压力会加大,因此应该选择投资理财的方式,为养老做准备。但不少人想到了做不到,首先普遍觉得“缺乏理财专业知识”,其次“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第三“缺乏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养老规划从奔三就要开始了女性寿命长更需要提早规划个人养老险迎来春天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养老金来源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保险和其他收入。保险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个人养老保险,其他收入包括储蓄、国债、基金、股票、房产、股权投资等。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济南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开始力推养老保险,而人们也逐渐开始接受商业养老保险。中国人寿资深业务经理王红宇说,现在向客户介绍养老保险,客户很容易就能接受,从今年一月份到现在,我做了50万的保费,其中有30万都是养老险。
现在市场上,多是分红型的养老保险,而它与分红型保险不同。王红宇说,这种分红型的养老保险是专款专用,只能到一定年龄才能拿出来,而分红型保险投资的意味更重。比如国寿的个人养老保险,假如你39岁,每年投12000元交10年,那么只有到你指定的年龄60岁才可以取钱,每年领取接近13000元直到终身,来补充你的养老需求。
女性更需规划晚年收入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和74岁。工商银行金融理财师陈海勇认为,男女寿命的差别意味着女性生存的时间要比男性长,而按照中国传统,夫妻之间男性往往比女性大几岁,因此女性晚年单独生活的概率要大,时间要长,更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为独身生活做好财务准备。
陈海勇说,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男性往往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因此作为掌管财政大权的女性应该多为丈夫考虑,多为丈夫购买一些健康险、意外险,提高家庭防范风险的能力。而女性在考虑夫妻双方共同养老等问题时,还要多为自己考虑一下,可以选择基金定投、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或者通过多种方式的组合,补充晚年养老金需求。
不同阶段的养老方案
王红宇说,养老金的最基本特性是安全性、持续性和增长性,必须保证本金安全,其次不断增长,能够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养老理财需要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在这个组合金字塔中,保险和储蓄一定是这个金字塔的基座。分红型的养老保险和基金定投同样是享受复利,但基金定投的风险要大一些。
方案A:25岁到30岁家庭成长期
特点:这一时期多是两口新家,或是刚刚有宝宝的新家庭,收入低、底子薄。
建议:此时的家庭更多是需要保障,建议侧重考虑重疾险等保障型险种。如果收入允许,可以投保商业养老险,因为越早投保,保费越低收益越大。如果投保,要延长交款年限,降低年交保费额度。可以搭配基金定投。
方案B:30岁到45岁家庭成熟期
特点:此时,家庭收入逐渐增多,是家庭收入积累的黄金时期,有一定的积蓄。
建议:在有一定的保障类保险的基础上,就要考虑购买商业养老险了,以补充未来社保的不足。可以选择10年交费,总体保费占总收入的10%-20%,保额达到收入的10倍。
方案C:45岁以上渐渐进入退休期
特点:此时孩子已经长大,而老两口进入空巢期,退休临近,收入预期开始下降。
建议:45岁到50岁,仍然可以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不过要注意缩短交费年限,5年交完为好,此时保费要高一些,可以把领取年龄定在60岁或65岁,作为养老金的补充。如果超过50岁,再投保养老保险,就不太合适了,但要选择更稳妥的理财方式,警惕风险。 |